您的位置:首页 >会展 >

“大自然的馈赠”!台风吹来的遍地海鲜,到底能不能吃?

2023-08-03 14:28:38 来源:智慧海都

强台风过境后,生活在沿海的市民在赶海时,或许能意外收获“大自然的馈赠”。比如,今年第5号台风“杜苏芮”离开后,平潭、漳州等地的海滩上出现大量海鲜,市民纷纷前来捡拾,有拿着袋子的,有拿桶的,也有拿网兜的,好不热闹。

那么,被台风吹到海滩的海鲜到底从何而来?它们到底能不能吃?

市民自发前往捡拾


【资料图】

桶袋网兜齐上阵

今年第5号台风“杜苏芮”离开后,平潭海滩上出现大量海鲜。不少市民带着工具,一家老小出动捡拾,不一会儿,便“战绩颇丰”。

市民安安便是其中之一。台风过后,她本想和朋友在海滩上遛弯,不承想竟捡回了一麻袋的海鲜,而且品种颇多,有生蚝、海螺、淡菜等。当天晚上,安安家里就煮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,一麻袋海鲜很快就被吃完了。

“当时捡的不止我一个,很多人都在捡。整个海滩上全是海鲜,根本不用特意去找。”安安说道。

除了平潭外,此前,“台风‘杜苏芮’给漳州市民吹来遍地生蚝”的话题也登上网络热搜。评论区中,不少市民纷纷调侃:“台风除了带来灾害,也知道送点福利了。”

部门:不建议食用这类海鲜

强台风过后,海滩上为何会出现大量海鲜?是否真如上述评论区所说,是养殖户人工饲养的海鲜?记者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,台风天后沙滩上出现的海鲜有两个来源:一是来自周围渔场,二是海里的野生海鲜。

养殖专业户陈先生告诉记者,以生蚝为例,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养殖。其一,在海上搭一个架子,将附着了生蚝幼体的绳子一头放入海水中,一头固定在架子上。其二,直接将附着牡蛎幼体的木桩固定在海底。”无论是挂在架子上的绳子,还是戳在海底淤泥里的木桩,都可能扛不住台风,就这样被刮走了,落在滩头上。

有趣的是,我国古代,就记载过“鱼雨”现象。据古籍《汉书·五行志》记载:“成帝鸿嘉四年秋,雨鱼于信都,长五寸以下。”

海鲜虽美,安全第一。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出于食用安全方面考虑,市民自行在海滩捡拾的海鲜,具有一定的风险。比如,一些野生花蛤会食用某些海洋藻类,长此以往,其身体内可能会积累一些毒素。但野生花蛤和人工养殖花蛤外观差异不大,市民很难分辨。因此,建议市民不要盲目跟风,前往海边捡拾海鲜并食用。

编辑:陈悦瑶

关键词: